笔趣阁 > 红楼之清和县主 > 78、不忠不孝

78、不忠不孝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iqugex.org,最快更新红楼之清和县主 !

    且说贾宝玉此人, 虽口中常说男儿是须眉浊物,他一贯最厌。

    但其实是分人的, 比如北静王、比如秦钟、比如蒋玉涵,他一见俱是倾倒,别说厌了, 恨不得挂在人家身上。

    他倒是真的不看出身, 只看一张脸, 标准的颜控。

    起初他听了刘长史的吩咐来户部关银子, 还拖拖拉拉十分不快。然见了商驰后就禁不住眼前一亮, 立刻起了结交的心思。

    他之前从未亲眼见过商驰, 故而此时并不认得。只见他穿着侍郎朝服,便知是户部官员,自己正巧可借公务过去说话。

    然也不由跌足在心内叹道:这样明珠美玉也似的人物,偏偏落入俗世官场之中, 与一群禄蠹朽木为伍, 当真是令人叹惋。

    于是忙上前问好, 又询问商驰姓名。

    商驰并不与他寒暄,只道自己是户部侍郎, 让贾宝玉取出长史的批条与账目来对册。

    贾宝玉就忍不住皱眉:此人看似清风朗月,为人却是俗气,只在这些银钱上计较。

    且商驰对过账簿后,又问了他读什么书,上了几年学,更叫贾宝玉觉得俗不可耐。

    无非是看在这张脸的份上, 才肯好好回答。

    但等商驰再论及今年会试,问着他八股破题时,宝玉就忍不住翻脸了,斥道:“八股文章最为可笑,那些个举子不过是诓混功名,把历代圣贤明言混搭乱凑,东拉西扯,都白糟蹋了,还自以为博学深奥呢!”

    然后又怨念地盯着商驰:当真是个利欲熏心之人,白辜负了上天给他的这副形容。

    商驰也不与他辩驳,只另起一话贺他;“老圣人特念旧恩,有意命贾二公子入国子监读书,想必日后二公子的学问可日进矣。”

    宝玉的脸当场就刷白一片。

    要不是在户部,他能当场就开始砸玉。

    国子监在诸多学子眼里是研实求学的圣地,但在贾宝玉眼里,简直就是污浊的发源地,他绝不能沦落到那等去处!

    于是当场对着商驰发表了一通“国贼禄鬼”的宏论,这次可就不单单批驳诮谤八股文章了,更是连满朝文武都骂了进去。

    商驰静静听着,见他一气儿说完,才指了旁边一位听呆了的抄账小吏道:“你去工部,立请贾存周贾员外郎来此一晤。”

    宝玉目瞪口呆,当场腿软。

    刚才指点江山,把满朝文武都说成贼和鬼的气势登时就扔到了九霄云外。

    他不由恼道:“你又是何人,我父乃荣国府之子孙,岂可容你召之即来!”

    商驰懒得与他多话:贾宝玉方才还骂官员是国贼禄鬼,这会子又拿着家世来唬人,实在可笑。若他能如卢林安般铁骨铮铮,一根筋对谁都说一样的话,商驰还能高看他一眼。

    如今只瞧他听了父亲的名儿就吓成个鹌鹑的样子,就连鄙夷都懒怠了。

    正如贾宝玉当日见了北静王,听王爷嘱咐贾政不要溺爱子孙,让他去谈讲诗书,增进学问时,根本一声不敢吭。

    倒是宝钗湘云等女孩劝他上进,他就甩脸子走人,也不是平日所说的爱护女儿的形容了。

    说到底不过是窝里横罢了。

    现他并不知道商驰的出身,只以为是个普普通通的户部官员,听他要给贾政告状,当然就恼了,只问着商驰是哪个。

    自方才贾宝玉提高了声音开始长篇大论起,户部堂内许多官员都开始往这边行注目礼。

    此时早有看热闹的人出声说道:“此乃保宁侯府嫡长子。”

    另有人补了一句:“就算不论家世,商侍郎的官职也比贾员外郎要高呢。”

    贾宝玉:……

    民众往往会将皇宫和皇城混淆,其实两者并不相同。

    皇宫才是天子居所,而皇城的范围却很大。

    本朝六部皆在皇城中办公,太/祖时六部设在南面午门内的几处房舍中。后来大伙儿都觉得不太吉利,几次上书皇帝,直到了太上皇时,才终于有幸搬家,去了西华门处。

    但无论怎么搬,六部都是挤在一处的。

    故而贾政得了此信儿,连轿子车马都不用备,跑着也可以很快赶来。

    而贾琏今日也在工部,听闻后也连忙跟在二叔后头一起过来。

    边跑还边算着日子,心内暗道不好:今日林姑父休沐,他们荣国府跟商家别说没有交情,倒还有些不痛快。林姑父不在,谁能压住商侍郎护着宝玉?

    无论是年纪还是辈分,贾政都该与保宁侯平辈论交,算来商驰乃是晚辈。然而商驰面对贾政,一点没有执子侄之礼的意思。与他一贯尊老敬贤谦恭慎行的举止大为迥异。

    不过想着方才贾宝玉说的那些话,在场的官员自然不会说商驰的不是。

    说起在场官员,现在户部里可是站的满满当当。

    谁说男人不爱看八卦热闹?有了热闹他们也高兴的很。

    故而此时来的不光贾政叔侄,还有别的六部官员听闻了信儿走了来围观的。

    尤其是刑部,本来大伙儿还在自己部里脸红脖子粗地辩一件凶杀案的律法,连着大理寺的人都跟着一起吵吵。这会儿听了户部有热闹看,就全都扔下手里的活跑来看热闹了。

    唯有刑部尚书,年老持重,不好意思自己也跑去围观,忙扯了一个员外郎道:“你好好记下,回来一五一十的告诉我。”

    故而贾政看着满堂同僚,只觉丢脸尤甚,一张方脸上赤红一片,只怕连戏台子上的关二爷见了都要自叹弗如。

    贾琏忙上前给商驰作揖道:“下官这位二弟性子古怪,不知如何得罪了商侍郎,万望海涵见谅。”

    又见宝玉只是站在一旁,躲避着贾政的目光,就扯着他来道歉。

    商驰抬手制止:“他并非得罪于我。”

    然后对贾政将方才宝玉的话一一道来,他向来是过耳不忘,此时字句一字不差,半分未增减又说了一遍。

    让刚刚才赶来看热闹的六部官员也都听了个全,有些已然神色变更,那些性子焦躁些的更是开始嗤之以鼻,毕竟贾宝玉这简直就是地图炮,无差别的攻击了在座所有官员。

    这也就是御史台的人不在,否则估计早就开始挽袖子写弹章了。

    商驰眉目清寒一片,对贾政道:“会试在即,家父夙夜不敢有懈,只求为国举贤能之士。不料科举八股却被令公子斥为诓混功名,糟蹋圣贤。如此辱及朝廷,此为不忠。”

    “而令公子口口声声将官宦贬为国贼禄鬼,其言行弃宁荣二公于何地?此为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行,我为臣子,不得不上禀天听。”

    这回不只贾宝玉,连贾政和贾琏也吓得腿软。

    不忠不孝的大帽子扣上还不算,居然还要去告御状,商侍郎未免太狠了些!他俩不比宝玉不通世情,心里很明白,眼前这位保宁侯的嫡长子,要去圣上面前告状是很容易的。

    于是连贾政都顾不得身份,连忙行礼请罪。

    只恨得要吐血。

    上回他对着林如海请罪,是为着王氏这个蠢妇,这会子更对着年纪比他小二十多岁的晚辈弯腰,却是为着王氏那个蠢妇养出的儿子!

    这会子他根本不想宝玉也是自己的嫡子,只恨王氏不曾教导儿子。

    哪怕贾政一向自诩方正孝顺,不敢言及任何贾母之过,此时心里也不免生出怨怼之情:要不是贾母多番阻拦,他早早将宝玉管束起来,哪里至于今日做出不忠不孝之事,连累全家!

    想当日,他为着忠顺王府来要琪官,火在心头,只嚷着拿绳子来勒死宝玉,免得日后干出弑君杀父的事情来。

    那时候还好说一句气话,现在却是真的怒发冲冠,恨不得直接勒死这个儿子算了!

    又听旁边不知是哪位挨了地图炮的官员冷哼一声,说道:“荣国府当真好家教!”不由越发愧了,不光是脸,一双眼睛都憋红了。

    不由起掌落在宝玉脸上,又忍不住动腿踹了他两脚:“你个不知死活的孽障!”

    商驰这才摆摆手,命身后几个小吏拦腰抱了贾政,将他拦下。

    然后淡淡道:“六部乃国之重地,不是贾大人教训儿子之处。还请将令公子带回府好生管教吧。”

    “需知,少做口舌之孽。”

    贾政本就站不住脚,听商驰这话,连忙搡着宝玉就出去了,唯有贾琏站在原地,呆呆看着已经收敛神色,转而与其余官员应酬谈笑的商驰,遍体生寒。

    商驰可是林如海的直系下属,哪里能不知道林家与荣国府的姻亲,今日却还是这样毫不留情的下贾家的面子,可见保宁侯府的态度。

    朝中谁人不知,保宁侯的态度就是皇上的态度。

    要不然,贾家也是有些亲朋旧故的,方才怎么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替荣国府打圆场,自然是不肯得罪保宁侯府的缘故。

    贾琏虽不喜读书,但为人圆滑极会察言观色,在朝中混了半年有余,很是长了见识。

    再回头思量自家从前的一些违法乱纪的作为,就觉得毛骨悚然,如头上悬剑。可惜他人微言轻,虽是长房承爵之人,奈何在家里一句话也说不上,空自悬心也无用。

    如今这情形……

    他额角冷汗涔涔:京城,是不能再呆下去了。

    至于宝玉回府后,遭受亲爹一顿暴打的经历,则令商婵婵十分感兴趣。

    于是一从宫中回家,她便特意叫婆子递了帖子进荣国府,只说悄悄给琏二奶奶,请她过来说一说此事。

    凤姐儿便假托往舅太太处送东西,然后来了保宁侯府。

    商婵婵早备好了茶点,在屋里候着,见了她只道:“琏二奶奶请坐。”

    凤姐儿笑道:“商大姑娘客气了,从前见时,大姑娘还随着林妹妹叫我一声凤姐姐呢。”

    商婵婵一笑:“如今我大哥之举,使得贵府失了颜面,我恐凤姐姐恼我,不肯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