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异世走江湖 > 第三十一回 大轮明王 上

第三十一回 大轮明王 上

笔趣阁 www.biqugex.org,最快更新异世走江湖 !

    <>.ntp*{:-:-;t:;}.ntp;n;}</>

    最终,段誉被萧炎说服,而枯荣大师答应亲自教导这位大理未来的皇帝,并且给段誉定下了一条什么时候修习有成,什么时候下山的规矩,弄得不喜武功的段誉是有苦说不出。

    段誉苦闷,而萧炎却暗暗偷乐,因为能得到枯荣大师亲自指点,加上原本就持有逍遥派武功秘籍,他相信不出几年,段誉就可以成为一代强者,那样的话,对于自己日后争雄,无疑是多了一大助力。而且这厮还有一点私心,让段誉这小子成为一方强者,日后自己出去行走,便可以放心的将几个女人留在大理了。

    看着自己心仪的对象,侃侃而谈,木婉清和钟灵的心里更加坚定了跟着萧炎的决心,只有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能够依靠的,况且经过这几天的相处,父母已经默许了她们跟着萧炎,这下更不需要顾忌了。

    正当禅房内几人聊得正兴的时候,突然一道由纯厚内力裹挟的声音传来,“吐蕃国师鸠摩智,前来拜会大理天龙寺枯荣大师!”

    听到这声音,萧炎乐了,正想着怎样才能见识一下六脉神剑呢,你就来了,简直太听话了,我喜欢!

    而寺里其他高僧却皱着眉头,因为他们知道,这鸠摩智名声在外,突然造访大理,肯定有所图谋,只听天龙寺方丈本因道,“这大轮明王鸠摩智,传闻武功深不可测,此番前来,定是来者不善啊!”

    “传言鸠摩智在吐蕃大开杀戒,一统藏传佛教,其曾扬言,要学遍天下武学,估计此次前来,怕是冲着六脉神剑而来啊!”本相也分析道。

    谈到六脉神剑,几位天龙寺得到高僧,都面露愧色,齐呼‘阿弥陀佛’。

    这时候枯荣大师老禅入定,“本因,来者是客,请明王在三塔下一叙吧。”

    本因方丈应道,“是!”,便走了出去,枯荣又看着萧炎,“萧施主……”

    不等枯荣说完,萧炎便笑道,“枯荣大师请便,晚辈在此恭候即可!”

    听了萧炎的话,枯荣大师点头道,“怠慢萧施主了,正明你随我一起出去会会这位吐蕃国师吧,看看他到底意欲何为!”

    就在这时,段誉却道,“皇爷爷,伯父,誉儿想跟着你们一起去,我有点不放心……”

    枯荣大师听到段誉的话,觉得也应该带着段誉见见世面,便应道,“誉儿,待会你跟着我,任那大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着你分毫。”

    段誉点头称是,于是一群人便走了出去,而萧炎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盛宴,不一会儿便带着两个女孩,出了禅院,来到一处能看到三塔的高处。远远地看着三塔下的众人,两个女孩也很好奇的看着那些打扮怪异的番僧。

    果然不出萧炎所料,这位嗜武如命的大轮明王鸠摩智,客套几句后便道明了来意,“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资质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至交,乃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不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枉登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听到鸠摩智果然是冲着六脉神剑来的,而鸠摩智武功之高,名声在外久矣,天龙寺众僧也知道甚为棘手,众人都看向坐在远处的枯荣大师,奈何枯荣大师闭眼不语。

    这时候天龙寺方丈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远处的萧炎听到这话,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心道这家伙本就是故意找个缘由,只为了练习这六脉神剑而已,慕容博装死二十多年,怎么会跟他说那么屁话?又想到慕容博假死,就算之后又与鸠摩智见过,估计也会遮遮掩掩的,又怎么以真面目视之?

    只见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

    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便有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过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难道还贪图什么奇珍异宝?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蓄,还怕少了金银器玩?”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

    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险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从示有第二人曾练到二十门以上。这位慕容先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反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通晓,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只听鸠摩智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心想:“这三卷书中所记,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那么本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盖天龙寺通悉少林绝技,本寺的绝技少林却无法知晓。”

    鸠摩智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红后立即固封,决不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本因等听他娓娓道来,颇为入情入理,似乎此举于天龙寺利益甚大而绝无所损,反倒是他亲身送上一份厚礼。本相大师极愿与人方便,心下已有允意,只是论尊则有师叔,论位则有方丈,自己不便随口说话。

    鸠摩智道:“小僧年轻识浅,所言未必能取信于众位大师。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门指法,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说着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所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这一路指法是拈花指。”

    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场中中除段誉之外,个个是毕生研习指法的大行家,但见他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面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据禅宗历来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手拈金色波罗花遍示诸众,众人默然不语,只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知迦叶已领悟心法,便道,“吾有正法眼藏,涅般法门,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