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空中菜园之变形辨爱记 > 第21章 香艳茄

第21章 香艳茄

笔趣阁 www.biqugex.org,最快更新空中菜园之变形辨爱记 !

    说起这一年的清明,陶悦才伤心呢。俣城的公墓很“有名”,不仅俣城本地人会将已故亲人的骨灰安置在这里,坤城人也会将他们先人的骨灰安置在俣城郊区的公墓里。在俣城,公墓是一门生意,一般都规划得不错。

    清明未到,坤城不少人就会驾车或是组团租大巴去俣城扫墓。这一年清明正好在周五,邹咺要和他爸妈去俣城给已过世的奶奶扫墓,那天就刚好不能上课了。

    说起这个,陶悦心里才黯淡呢。邹咺打电话跟她请假时,还适逢“清明时节雨纷纷”,漫天飘的都是毛毛细雨,那雨飘得都像没重量似的,抚着腮边。陶悦当然记得这雨的感觉。每年这种毛毛雨开始飘时,她都是和她大姨她们准备起了给她爸妈扫墓的事宜,得买元宝蜡烛香,还得买鲜花。她们是俣城本地人,住得近,一般都是清明当日去扫,早早起身,一大早扫完就了了一桩心事。一般她们扫完墓离开公墓区时,就会看到一拨一拨的人涌进墓区,她们倒也正好避开了峰期。

    这年可好,本来那几宗大不便,像是什么有家回不得、旧友会不了、恋爱谈不了、正经工作找不了已经够压身了,这回还得再加一条——连爸妈的墓都扫不了。

    当坤城上空也飘起专属于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时,她,却只能在楼顶天台的阳光板雨棚下坐着。左臂托腮,脸上有无奈,心里有伤心,却好像并没有太多的矫情。她能怎么办,先这样吧。

    那天上午,大姨他们扫了墓回到家了,就给她打了电话,接电话时一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上午九点五十,她正在天台上坐着,眼睛盯着那些菜的长势。

    “悦悦啊,学生到了?”

    “大姨,还没呢,晚些才来。”扯谎已成习惯。当然晓得说谎不对,可她也没其他办法可想。

    “早上我跟你大姨父去把墓给扫了。放心吧。”

    “大姨……我也想回去。”

    “我知道。这不是回不来吗?明年,明年回来亲自扫,一年就这么一趟。你在那里不要太拼了。”

    她心里想:谁拼了?我巴不得不在这里呆着呢。

    她跟着还想她大姨、大姨父、表弟,什么都想,就是不想呆在这里。甩了甩头,不想了,想多了都是矫情。准备这月十五,要和钟阿姨去法善寺拜拜,说不定拜得佛多自有佛保佑呢。

    这月清明节后那个星期的星期三,陶悦白天没事做,就在天台上打理她的菜园。这园里的香艳茄已经过了她第三次绑蔓,这种子买的是南美洲进口的种,价格有些贵,不过一年两收,如果种在温棚中,一年三收四收都有可能。结出的果实沁甜多浆,且每株都很高产,这么算来,小贵的价格也是值的。

    她检查了一遍蔓绑得正不正,再浇了两遍水,追了一次有机肥。一圈活干下来,她口渴,拿着瓶水就走到了天台的围栏边上,纵目远望,一派好景。这城上空漫着一层轻薄汽,也不知是雾是尘,有些脏,却又有种细软轻盈的柔媚感。

    坤城就是这样,矛盾。活在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挺矛盾,除了像蒋乔阳那种富家女,还有像是h那种海归富二代们活得特别洒脱,其余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挣扎。陶悦觉得自己现在在这城里,有一样事是只要她认第二,真就没人敢认第一,就是“矛盾”。

    这时上午十点半左右。

    她手机上收到条短信:老师,你完了,有人盯上你了。

    她马上回:谁!

    这就是草木皆兵的人会有的反应。

    那边邹咺传来:我妈。

    她回:哦。

    这是明显放松了下来的反应。

    那头又传来:老师,那么害怕干什么?你以为是谁?

    光用想像都能想到在那头发信息的那小孩痞痞的死样子。

    她回:你现在不是应该在上课吗?

    传来:上课又怎么了?

    她回:上课你就该听课。发什么信息?

    传来:我有什么办法,我只有你手机号,又没你微信、Q^Q,不发信息我发什么?

    她回:我说的是你什么都不该发。

    传来:我妈吃了你种的那个香艳茄,她也想种。可是相信我,她种什么都只有一条路,就是死亡。她不好意思问你,想让我问你能不能教她怎么种。你就当可怜可怜她,她也就是一个精神空虚的家庭妇女。我觉得这事不错,种种菜比她搓麻将、打桥牌、网购、去HK撒钱好。她就差没去澳门或拉斯维加斯把钱也给赌上了。

    陶悦心里:精神空虚的家庭妇女……

    这是一个痞小孩对自己妈妈的“深刻”描述。不知道邹咺妈妈要是知道自己在她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是这样的,且还被他形容得入木三分,会不会伤心到自此卧床半月。

    她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