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刀口筑爱 > 第3章 初识

第3章 初识

笔趣阁 www.biqugex.org,最快更新刀口筑爱 !

    北平城的七月发生了两件喜闻乐见的事。

    这两件事不至于轰动京城,只在前门楼子这一范围成为一些人精们茶余饭后的趣事,结果说着说着,传的连街边卖菜心的小贩跟卖灶糖的小贩傍晚喝大碗茶的时候也津津乐道了一番,再加上渲染一些花边消息,这两件事在这一周的话题榜上热度不减。

    一件是以前烟柳巷里一间靠里面的花酒楼“识香纪”,由于地理位置偏和姑娘总是换汤不换药,生意不咸不淡,可是最近却高朋满座,听说里面有个会讲故事的姑娘,长得耐看,人也热情,竟靠一张巧嘴为自己争取了每晚在大堂给宾朋夜话一小时的时间,听说故事讲得奇险惊妙,能测未来能断生死,很是蛊惑人心。

    但是据知情人说,高朋满座的最重要原因并不是因着这一个讲故事的姑娘,这年头妙人有都是,天桥单口说相声的也能带来听书者的关注,刨根问底下,才知道真正让人踏烂门槛的理由却是因为夜话时间供人填饱肚子的下酒菜。

    原本的点心都是珍姨下午差人在外面买好,晚上各屋子里面男人女人喝点小酒吃点桃酥蜜饯绿豆酥皮就齐活了。

    可是有一天一位还算有地位的爷儿在姑娘房里等玖姑娘的时间有点长,等得不耐烦就站在二楼喊珍姨,态度甚是不满,结果玖姑娘从后面急急跑出来,好言好语推这位爷进屋,甜酒暖着,知心话掏着,爷渐渐消气,问为何这般没礼貌让人等,结果却是哭笑不得的答案。

    玖姑娘一副楚楚可人委屈的很的模样,手指缠着爷赏的西洋欧根纱织的手帕,在爷心口画圈。

    “我也不能一天到晚不吃饭啊,这不是饿了到了饭点下去吃饭麽。”

    “你端来屋里,我们吃点点心喝点酒多好。”

    “说得轻巧,我也不想吃米饭发胖,可谁知后厨还没端上来,肘子都让人抢碎了,我吃了一碗米饭不解馋,听说你来了急着来见你,可是就是迈不动步子啊,非要再吃一碗。”

    小玖说着竟咯咯咯的乐起来

    “你没瞧见后厨多热闹,这帮姑娘跟两年没吃肉了似的。”

    “你们珍姨越来越偏心了,给客人净吃些外面买的现成糕点,现如今倒是给你们姑娘几个配了个厨子堂食解馋,爷也没吃饭呢!叫珍姨给我弄几个下酒小菜来!”

    “怕是珍姨现在还没吃够呢。”小玖还是止不住的乐

    “她自从请了厨子,顿顿两碗饭,养的白胖,刚才抢的最欢实,谁都知道她晚上还得让厨子做点夜宵,看来是不想做老板娘想做食官了。我去跟厨子说声,估计现在吃食早没了,得给你现做,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不用费事,来碗面吧”

    小玖下楼跟颜晏嘀咕了一番就回屋继续陪着,不一会儿的功夫,珍姨就端着碗面进来。

    这会儿小玖跟爷都喝了两壶,微醺着聊着什么趣事,爷脸蛋通红,乐不可支,早忘了自己还点了一碗面,看见珍姨端着面进来,用袖子擦了擦嘴角,支起身子靠在桌边,珍姨把面放在桌上,笑呵呵赔刚才的不是,小玖用眼神示意她出去,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珍姨赔笑着退了出去。

    爷用手扇了扇面上的热气“我最不爱吃葱了,放这么多,看来你们这厨子是条粗犷的汉子,我都忘了还叫了碗面吃,现在倒没食欲了,你继续讲,讲到哪了?”

    “讲到马王堆出土,辛追尸体不腐,身上衣服精致的纱,薄得能透过字,你还问我辛追好看吗,我说长得像胡同口张叔卖的大发糕~”

    两人又随即哈哈大笑着,爷没食欲,挑了根面入口,呲溜溜吸着。

    小玖仍乐不可支“说正经的,出土的文物可是真的很精美,那件衣服不说,首饰盒,烛台这些日常用品都非常漂亮,爷你是没见到……”

    小玖抬头一看,见爷闷头大口吃面,唏哩呼噜几口后,还端起碗喝汤,喝完了还打个哑嗝,甚是满足的感觉。喝完了汤他抬头问小玖说到哪了,小玖知道他光顾着吃面没在听,故意岔话说

    “聊到辛追生前爱吃面条,啊不对,是爱嗑瓜子来着”。

    爷却心不在焉站起身来,说时候不早,然后就留下赏钱走了,小玖还纳闷,觉得是哪里冒犯这位老主户。

    结果第二日,爷带了几个同样位高权贵的公子哥,进来坐大堂也不上楼,叫了小玖下楼给爷几个倒酒聊天,让厨子给做一桌好菜,每人先来一碗面,然后给了珍姨五块大洋。

    珍姨乐得简直要窜到后厨了,之后这几位爷物超所值的吃了莴笋丝、酱骨头、茄子煲、蒸洋芋耙耙,耗儿鱼、腌笃鲜、上汤娃娃菜、深井烧鹅和两盘拌花菜,吃得爷几个满意的走了甚至没来得及跟玖姑娘多聊两句。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谁都知道识香纪原本识的是什么香,现在却又识得一番什么香,大家都道识香纪女儿香不如菜香撩人,多么津津乐道的一件事。

    酒香也不怕巷子深了,冲着吃上这一口的,不管男女都不避讳往烟柳巷跑,别家也没气的眼红,因为食客多了,酒足饭饱后愿意到各屋听个小曲的有,愿意融在暖香怀抱的有,家家有一技之长的姑娘使出浑身解数,巷子口拉车的力工也聚成长龙,用小玖的话说,颜晏不仅带动了整条巷子的GDP,而且大有让这条巷子名声从了良的架势。

    颜晏倒是累得够呛,珍姨捡了宝贝,适当卖乖,工钱不差,银元偷摸塞给她是经常事。

    珍姨又雇了两个伙计,这事倒把珍姨自己逗乐了,头一回请伙计不是看门维持秩序,是给后厨请的,不光她是头一遭,估计所有的窑子她也是头一个因为菜做的好吃请伙计帮衬后厨的。

    菜摊上的小贩跟卖灶糖的传得神乎其神

    “我跟你说,她家厨子在我这买过菜头呢!长得那个彪悍!护心毛络腮胡,厨子里面的鲁智深!”

    卖灶糖得一咧嘴“你就吹吧,我天天挨着你,怎么没瞧见,你说说那第二件事吧”

    “另外一件!另外一件可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听说老王爷刚过了60大寿,寿宴上明眼人看出来陪着他有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很得他欢心,京城还道老王爷最专情,一辈子就尼斝格格一位老婆,一点也不像个王爷样,谁知六十了,宝刀未老,找了个二十出头的商会女强人,都传这几个月就快续上弦了。”

    “呦!这么热闹,老王爷怕是老糊涂了,虽然现在没了君臣制度,王爷不当道不当权,但是谁都知老王爷家底殷实,扒犁挂房梁上20年都不会饿死,这女的年纪轻轻跟了他,又是从商的,肯定是看上他钱了,等王爷一死,躺进金山银山撒欢。”

    “可不是,他儿子第一个不同意,说国破家道再落寞也是王爷出身,商会是什么地方,是外国人圈钱的地方,这中西合璧老少配,看在谁眼里都是淹酸菜汤配牛排。”

    “可不是么,这不算什么,说到王爷儿子,更奇了,王爷特别听这位夫人的,夫人看不惯他小儿子,让王爷撵走他,王爷照做了,这不轰轰烈烈的分了家,给了点钱打发了。”

    “啊!可是他小儿子崇慎?听说是个流氓公子爷,不好惹的,怎么说撵就给撵出来了,他肯服这个软?”

    “可不就是崇慎,没见过人,但是谁都知道他娇生惯养最不好惹,他老爹给点钱打发他走,他姐姐崇庆又嫁去外地,他一公子哥能干什么啊,关键是他忍了这口气,乖乖出来了,听说在杨梅竹斜街那开了家当铺,你说他能懂什么!我把我家喝粥的大海碗拿来当了估计他也看不出来值多少,给我一块大洋,我就说是清初的!”

    “哎,败家子败家子儿。”

    说话的这会功夫,这位人们口中的败家子倒是悠闲,上个月在珠市口十字路口买了处四合院,刚刚修葺完毕,这会他正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又谁叨念我呢!”

    崇慎身边的內侍奴才索子正好从内屋出来,听见小爷在这嘟囔,赶紧笑呵呵的说肯定是老王爷惦记着呢。

    “他才不会呢,一把年纪了还跟我耍心眼。”

    “都是为了您好,我看钟慈姑娘再聪明,这回也要栽跟头了。”

    “哼,女人都是蛇,我娘还跟我说女人都是水做的!”崇慎端着盖碗茶也不喝,摆弄着上面细瓷小盖“是水做的也是水蛇!”

    索子蹲在崇慎旁边,扒拉着地上青砖缝里的草“可是您也不能怪王爷,他不走这么一步棋,你还拧着劲不回头呢。”

    “用你教训我!”崇慎作势用脚踹索子,索子笑着一屁股坐地上。

    “您也真是的,放着好端端的公馆不住,又住回四合院了,这您可习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连棵树都没有哇,这真是又回到小时候了,爷您喜欢鸡吗?要不我在院里再给你搭个鸡窝,再给你砌一排猪圈,您这是要越活越返璞归真呐”

    索子越说越乐,越乐越上不来气,崇慎知道奴才笑话他呢,也不生气,腾得站起来朝外走,边走边喊“城叔!”

    管家城叔赶紧从前面跑过来,问爷要去哪。

    “先去山货行看看吧,听说新来的会计也报到有半个月了,货品要紧,账也要紧,我去先探探底!”

    城叔看他还是一副孩子模样,无奈苦笑摇了摇头。

    “索子,去叫辆车,城叔跟我一起去山货行。”

    坐在人力车里,崇慎又在那琢磨,然后看看城叔,突发奇想的说“城叔,我想买辆汽车。”

    汽车在当时的北平还是稀罕货,价格不菲,一套公寓换一辆汽车的说法广为流传,城叔是不太愿意的,但看崇慎定定得望着前方,虽然说得是“我想”但是城叔知道少爷的脾气,这种眼神,是没得商量了,所以只能无奈点点头“汽车要进口海运,可能得从天津上岸,我差人下订单,估计也得小两个月。”

    “好,就这么定了。”

    崇慎抬头望着夕阳,街道两边店铺泛黄的牌匾,穿补丁的小孩在街上乱跑着成群结队的嬉闹,偶尔一阵夏季的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像有人梳着自己的头皮一般惬意非常。

    崇慎靠在椅背上,眯着眼望着天空,不知是谁放的风筝,甚是奇特,自己手绘的一只大老虎,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但风筝做的不好,骨架搭的不熟练,怎么飞老虎都是歪的,很是好笑,崇慎微笑着望着,城叔也顺着方向盯着那只老虎。

    “城叔,搬出来真好,我住腻了黑漆漆的公馆,出来看看街,看看人,仿佛又回到小时候,我娘怕我淘气乱跑,上街都用绳拴着我,跟拴狗似的!”

    “少爷能住习惯就好,出来住就当透透气了,舒畅一下身心,之前的事也就忘得快了。”

    城叔是在崇慎十二岁的时候到府上的,见证了他一部分的成长,知道少爷是个不太多话的人,性子慢热,只跟家里几个熟的家丁话多一些,自从从公馆搬出来,少爷的话倒是比以前多很多,这点城叔很是欣慰。

    “城叔放心,我在钟慈答应嫁给父亲那天就全忘了,你说我怎么那么冷血,我俩也好了一年,她一说嫁给我爸,我心凉透了,却在那一瞬间全忘了。”

    “少爷不是冷血,只是更尊重老王爷,真正喜欢一个人都不会暧昧很久,早早的就想占为己有,少爷放弃了,所以也不存在释然,但是少爷要是懂道理,便知道这事不能怪王爷。”

    崇慎好一会儿没说话,还是望着风筝,最后风筝飘飘忽忽的落下去了,许久后城叔才听见那句类似于叹气似的“知道了”

    话说这风筝的两个主人,现在正在脸红脖子粗的吵架呢。

    “我就说,扎只燕子最省事,你非要扎只老虎,老虎会飞啊!”

    小玖从地上捡起那只扭曲的老虎,挥舞着冲颜晏嚷嚷。

    “扎燕子扎蜻蜓多没有意思,我就喜欢老虎,我还喜欢狼呢!可是我不会画,你再说说你画的这叫什么玩意!你要是画的规整,我这骨架搭的也就利索!”

    “你不说骨架倒好!我说用竹子编,你楞说用玉米杆就行,这飞得不高,跑得我都要撞上城墙了!”

    “哪有竹子!凑合用吧,能飞就行,忙活一上午做的,现在全烂了。”

    颜晏消了气,过去捧起风筝“以前你手工活最巧,随你爹画什么像什么,你现在真是笨,咱俩同时画老虎,你画的像烤馕。”

    “呦,还知道烤馕呢!这厨子懂得真多,不是说没出过奉天么,怎么哪的菜都会做。”小玖斜睨着颜晏,一副得瑟的样子。

    颜晏风筝也放累了,吵得也口渴,坐在路边一块砖上,呼呼的喘气,抬头看着小玖,夕阳余晖从她身后洒下来,这位嫂嫂浓眉大眼一副菩萨相,怎么鬼点子那么多

    “都亏了你啊,我本来就会做几道菜,你出去竟鬼话连篇的说,还编出个一碗面的故事!搞得现在来人就点菜,天南海北什么我没听过的菜都有,叫我天天看菜谱!”

    “你不懂,这叫另类营销,品牌包装,市场推广,再说了,逼着你多学几道菜也是好的,做得也挺好吃,有前途哈哈,将来我金盆洗手,咱俩开个餐馆,我做CEO,你做COO。”

    “呵,一天大书没念过,现在还能彪英文,谁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颜晏站起来,时候不早了,打头往回走“回去了!做饭去!”

    “你不懂了吧,我教你一句,激动的时候默念,叫你冷静一点,这是为你好。”

    小玖也跟上她的步伐,俩人不急不慢的走着“话说,我还真惦记一样东西吃,我太想吃肯德基了。”

    颜晏继续走着,回头瞧她,真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就好奇道“什么是肯德基?”

    小玖就势蹲下,用木棍在街边的土上写下“肯德基”,颜晏从字面上看不出什么名堂,瞅着小玖,小玖神秘的拉她一起蹲下,在她耳边说“就是炸鸡”

    颜晏看着她“这有点难度,熏鸡烤鸡酱鸡我都会,炸鸡没做过呀。”

    “难倒是不难,最好做,你倒是可以试一试,不过要买一些辛香料,炸的脆要有裹粉,现在估计没有这东西,我们只能自己动手做了。”

    说着两人抬头,望向斜前方一家新开的铺子。

    “巧了,新开了一家山货行。”俩人异口同声

    崇慎和城叔到了山货行,掌柜占全正指挥着伙计卸新一批的货,崇慎站在柜台前面,黑漆木的宽大柜台上铺满了账薄,进货花钱的记账多,出货赚钱的进账少,会计张支统站在柜台后面正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城叔在不大的店里四顾逛逛,时不时地跟占全搭一两句话。

    “你父亲给老王爷做了一辈子采买活,你这个当儿子的也学着不少,货摆的规整,我看东西也齐全,辛苦你啦。”

    “多谢城叔照顾,我一定尽心尽力。”

    这边崇慎翻着账簿,其实他也看不太明白,就是想挑些专业的问题问一问,谁知这位前力发源的掌事会计账目记得十分清晰,出账进账每日查阅,下面编号着日期,每查完对上账目的页脚还扣上小小一枚“统“字章,崇慎心里是默默佩服,这位王爷给空降来的会计看来是定无破绽了。

    正琢磨着走进来两位姑娘,年龄相仿,高个子的浓眉大眼十分动人,属于“一眼美女”,穿一身白色乔其纱的半袖连衣裙,厚耳垂上吊着两颗润色珍珠,略施了些粉黛,可能是由于天气热,脸颊自然的泛着红晕,一进屋就扑闪大眼睛好奇的四处望。

    后面跟进来了一位娇小的女子,一进屋崇慎都吓一跳,这么绿的旗袍他从没见过,绿得如此艳俗,艳俗到崇慎都憋着笑,险些别过脸去。

    但是往上看见这姑娘白白净净一张鹅蛋脸,头发自然有些亚麻色,在后面松松的挽了个髻,从外面亮处走到里面,能看到有点黄的头发虚虚毛毛的在头顶支楞出几根,两鬓头发也松了,落下几绺,自然而然的美,姑娘进来也是四周看了一圈,眼角眉梢似夜晚井底明月,容得下一寸好月光。

    “颜晏,你看!来得巧,不用再去点心店,这也有面包!”

    颜晏这会正在一袋桂皮前掂量着分量,拿到鼻子边闻一闻,会心一笑“有点潮了”

    听见小玖叫她,她回头,看小玖指着一截褐色大面包开心拍手,颜晏走过去,仔细一看,竟也欢喜起来

    “呀!没想到北平也能再见到列巴”

    “你也知道列巴?这个回去擀碎了,正好做炸鸡!”

    “做炸鸡还要用列巴吗?那正好买回去一段,留一些,让珍姨磨磨牙。”

    这时占全走过来,从两位姑娘进来他就一直盯着,这会儿毕恭毕敬的站在颜晏的身边

    “姑娘,我刚才听闻您说我们的干货陈了,这干货刚到没有几日,我们在下面都垫了泡沫,怕它吸了地上的潮气,不知姑娘怎觉得它潮了。”

    颜晏看他一眼,又走到八角、香叶、小茴香、枸杞和干辣椒袋子前面一一拿起闻了闻,然后看着占全说

    “其他都好,只有桂皮潮了”

    占全觉得自己怕是遇到行家了,可是看姑娘年纪不大,还是玩闹的年级,不像是识货的主儿,不甘心,自己走到桂皮前,也拿起来闻一闻

    “这店里环境都一样,怎会只有桂皮潮了呢……”自己这一掂量也觉得不太对,赶紧叫伙计

    “石头,过来一下。”

    石头从外面跑进来,吭哧吭哧喘着,见店里这么多人,崇慎也在,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说话就又犯了老毛病,结结巴巴。

    “掌掌掌柜的,出,出什么,事事了?”

    “这桂皮还是从李老九那收来的吗?”

    “对对对啊,我亲亲自去山山里找找的九叔。”

    “那怎么有些陈了?”

    石头一听没大事,就问为啥陈了,话也利索了些

    “掌柜的,您您忘了,收那天正赶上下雨,马马车跑再快也不是密封的,吸了潮气,回来我晾了一上午。”

    小玖听着结巴说第一句话就噗呲想笑,用手掩着,这会儿说完了,她也根本没注意内容说了什么,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颜晏被她这一笑,也咯咯咯得乐起来,崇慎瞅着她俩,娇小的姑娘两颗小虎牙,可爱至极,天生一副笑眼,弯弯一页新柳叶,剔透的白净配上灵动的笑眼,感觉就像小时候吃月牙糕,白白糯糯,凉凉的糯米皮儿,劲劲道道,一口咬下去,哎呦喂!还有红豆馅,这叫颜晏的姑娘给崇慎就是这个感觉,甜丝丝,凉凉的。

    占全忙赔不是,忘了这一档子事,叫姑娘看上什么尽管挑,一定给个合适的价钱,小玖这会儿也催她,快到晚饭时间了,颜晏就挑了些日常干料,临走时看见占全刚卸下的两袋货,麻袋口敞开的,颜晏又十分惊喜,走过去扒拉着

    “呀!这是小叶榛子,不好找的,我以为只有我家那边有”回头又看见另外一个麻袋“这是大兴安岭的油壳开口松子,掌柜的,您是识货的人啊!”

    占全被夸得不好意思又沾沾自喜,刚刚当着崇慎的面把桂皮受潮的事情给忘了,以为人走了崇慎会责怪几句,谁知这姑娘给一巴掌又给颗甜枣,夸人就往重点上夸。

    “姑娘是识货人,我占全别的不行,看干货眼睛尖,以后姑娘想要什么,提前告诉我,我尽量去上货。”

    颜晏高兴的付了钱,支统找了两个铜板,颜晏伸手去接,崇慎就站在侧旁,看得仔细,手嫩得像面捏的,可是好端端的右掌心一道横疤,崇慎只是觉得可惜了,多盯了几眼,结果让颜晏发现了,瞪了他一下,攥着钱拿着东西就走了,出门看见占全还说多谢掌柜的,以后会常来。

    送走了客人,占全回来,以为少爷会多多少少给点脸色,结果少爷叫上城叔,跟张支统和他交代了一些事,说经营这一个月不错,继续努力,之后就带着城叔走了。

    刚跨出门砍,城叔便照例往巷子口走要去叫车,谁知后面传来崇慎的声音。

    “今儿天气好,路也不远,城叔也得多活动筋骨,咱们溜达回去吧。”

    城叔看了看少爷,没言语,跟着走,出了巷子终是按捺不住“少爷可是对山货行不满意?”

    崇慎也没看他“不会,满意。”然后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微笑着“以后我也常来逛逛”